首页

国产SM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5 09:02:59 作者:中国团队系统评估: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浏览量:67804

  中新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5月23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近20年来青藏高原三大温室气体收支,预估不同增温和畜牧业发展情景下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收支变化。他们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已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也是目前中国唯一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区域。

广角镜头视野下的青藏高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这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青藏高原区域的重要研究,综合集成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温室气体通量观测与牲畜数量等历史统计数据,并结合多源遥感、模型模拟以及未来气候预估完成,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综合学术期刊《科学通报》发表。

  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涛研究员介绍说,甲烷和氧化亚氮是对气候变化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不仅是实现二氧化碳的中和,还包括甲烷和氧化亚氮温室气体的中和。因此,准确评估温室气体的收支至关重要。

资料图:青藏科考途经青藏高原一处湿地。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碳中和贡献的先行综合示范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变绿使得高原生态系统成为显著的二氧化碳汇。不过,青藏高原拥有中国超过50%的湖泊且有放牧传统,近20年来,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和内陆水体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冻土区热融湖塘的大量涌现,导致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显著增加,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究竟有多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消甚至逆转高原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仍不清楚。

  为厘清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开展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近20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近1亿吨当量二氧化碳,近两倍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这一显著的温室气体汇主要源于二氧化碳汇。然而,超40%二氧化碳汇被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所抵消,其中,畜牧业和内陆水体(包括热融喀斯特湖)的年排放量分别占二氧化碳汇的21%和13%。特别是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汇,几乎中和了高原能源与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可持续畜牧业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未来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持续增强,水体扩张和多年冻土持续退化等导致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仍将不及二氧化碳汇,因此,到2060年高原仍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汇。

青藏高原上放牧的羊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供图

  然而,温室气体汇大小依赖于高原畜牧业未来发展路径的选择:如果仍维持当前不可持续的放牧状态,畜牧业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将完全抵消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汇增量;有效实施草畜平衡管理并开展减排措施以降低牲畜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原温室气体汇大小预计将比当前增加1.5倍。

  “因此,推进可持续且高效的畜牧业发展路径,将大幅减少高原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青藏高原对中国碳中和战略的贡献。”汪涛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消费向“新”而行 数据见证中国人民幸福升级→

今天(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土耳其总统回应土以贸易关系 :“已断绝与以色列的关系”

在当天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介绍此访安排和中方期待时表示,中国同塞拉利昂传统友好。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开展高效合作,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特别是两国人民携手抗击埃博拉疫情和新冠疫情,结下深厚情谊。

河南郑州:粉黛乱子草烂漫绽放 迎来观赏“打卡”潮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神奇的舞蹈,他们像从漫画书里走出来的人,走到了我们的图书馆。”一位来自滨海新区的小男孩看到藏戏表演后觉得十分新鲜,他特意找工作人员要了一份关于合作市的介绍资料,“我想拿给我的朋友们也看看。”

尺素金声丨近十年全国用水总量“零增长”,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据澎湃新闻报道,著名泳将傅园慧入职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教学为主岗”的流程启动,将负责游泳课程教学等工作。今年,她刚从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此前,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已有3名世界冠军任教,分别是曾在多届世界杯获得7枚金牌的前国家皮划艇队队员许亚萍、羽毛球世界冠军韩呈恺和健美操世界冠军寿旻超。

俄罗斯总统普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兴隆庄煤矿是山东能源集团权属煤矿之一,类似的智能化场景已布局在集团其他煤矿中。该集团与华为联合建设人工智能训练中心,涵盖采煤、掘进、主运、辅运等9个专业40余个应用场景,实现盘古大模型在矿山领域首次商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